2016年9月,万年路小学正式落成。学校以卓雅系列活动为载体,静心办学,琴棋书画全面开花,实现“卓尔不群 雅趣天下”的办学理念。
“我们希望培养品行高雅、思想自由、聪慧灵动、健康快乐、勤劳善为的小公民。”校长张伶俐说。
在万年路小学里,淡雅而内敛的蓝色调,处处彰显着雅致与情趣。据介绍,学校开设了“五雅课程”,雅思、雅德、雅质、雅型、雅勤五位一体,引领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。
江小妹了解到,学校将传统文化引入课堂,全面拉开古筝、中阮进课堂活动,在传承与创新中也拉近了与世界的交流。“英国威尔士数学教师代表团还来到学校,和我们的师生共同感受中国剪贴画艺术,学习中阮的弹奏。”张伶俐介绍说。
据悉,疫情期间,学校充分利用民乐特色学校优势,鼓励师生们利用阮和筝,在民乐练习中用音乐来缓解焦虑。这成为做好师生心理疏导、做好人文关怀的独特方法。
在学校的卓雅艺术节上,传统乐器小筝、小阮在学生们手中,演奏出一曲曲动听的歌曲;《山行》《睡莲》《鸿雁》……教师们也在传统民乐演奏中,展示了平时在民乐社团中的练习成果。其中,有高怀逸兴和豪荡思致的心境融汇,也有动静皆宜、体现自然美的意境。
卓雅艺术节在万年路小学已经举办多届,已成为学校综合素养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现。在校长张伶俐看来,“卓雅”二字凝结了对教育最本质的解释与最终的期待。
传承创新:智慧教育呈现更多样态
传统民乐也让学校的智慧教育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样态。在首届重庆市青少年“人工智能——机器人”创新挑战赛中,学校机器人社团的2位参赛学生在竞争最为激烈的“机器人舞蹈”比赛中获得一等奖。
在赛场上,除了要让机器人完成要求的必选动作,还要创作出一段时长三分钟、节奏明快的舞蹈。因为有了平时传统民乐的学习和浸染,参赛学生在创作中也更加“脑洞大开”。
“我们设计出一个难度很大的后空翻动作,让机器人能动作连贯,还能和音乐节奏同步。”参赛学生说,在参赛前一个月他们便开始编写程序,反复演练机器人的舞蹈动作。
如今万年路小学的机器人社团里,已有60多名学生加入学习。学校还将以机器人社团为平台,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,推进智慧教育。
家校共育:在雅韵中修身育德
近年来,万年路小学把教师队伍特别是班主任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。
据悉,学校为教师们拟定了“卓雅教师成长计划”,其中以搭建德育教育与专业化课程体系交流学习平台为基础,依托校内资深专家、教师组成“名师成长专家组”,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,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,家校共同监督,专家、名师专业引领的常态化。
民乐也成为了教师的一场修行。学校教师在民乐的雅韵中修身育德,将扎实而专业的教学能力与雅致而风韵的诗乐风度完美融合,为学生们开创了一片灿烂的卓雅学堂。
“不仅是学生和老师,家长们也逐渐主动督促孩子练习民乐演奏,甚至会跟着孩子一起加入到民乐队伍中。这是一种更广范围的传承和家校共育。”张伶俐说。
(万年路小学供图)
总编:杜术林|副总编:张科
主编:付斯颖 操梅|编辑:宋丹蕾
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
声明: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,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认为内容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